音樂性與音響性 劉漢盛

音響論壇1986年4月第8期

本文摘錄自:台灣Hi End音響200個月的回顧

在音響界中有一個不成文的二分法,他誤導了許多未能深思的「音樂迷」與「音響迷」,這個二分法是這樣的:某甲追求好的錄音,希望能用較好的器材與較好的軟體來聽音樂,不管他對音樂有多精闢的研究,他通常會被列入「音響性」的人物。而某乙平素並不在意重播系統的效果及所使用的軟體,但是他對勤於聽音樂,於是他被冠以「音樂性」人物的頭銜。在聽音樂時注意音響效果難道不是在追求「音樂性」嗎?用劣質的器材來欣賞音樂就是在追求「音樂性」嗎?錯了!

讓我們先從簡單的問題思考起:為何演奏家要購置名琴?為了提高自己的身價!不:他們在追求「音響性」,他們需要因色更美、傳聲更遠的琴。有了這絕佳的「音響性」之後,演奏家對樂曲的全是更能感動自己及聽眾。拿一把一萬元台幣的練習琴與一把一千萬台幣的名琴給林昭亮,林昭亮會說那把一萬元的練習琴「充滿音樂性」嗎?不:林昭亮需要有好的「音響性」顯露他的「音樂性」。

第一個問題解決,讓我們再來想第二個簡單的問題:是否有必要花鉅資去蓋音樂廳?好的音樂廳只是外表美麗、座椅舒適嗎?把維也納愛樂安置在石棉瓦棚下演奏會比他們在維也納樂友協會音樂廳中演奏時還更有「音樂性」嗎?是的,我們需要一座「音響性」良好的音樂廳來表現樂團十足的「音樂性」。

現在,我們來想第三的問題:西方音樂中「重奏」、「協奏」、「交響曲」的目的何在?西方音樂學中「管絃樂配器」、「和聲學」的目的何在?他們都是再追求一個最佳的「音響性」,而以「最佳的音響性」為基礎來發展「音樂性」。從來沒有人會因為拉威爾的管絃樂配器精采之極而說他的作品「沒有音樂性」;也不會有人說一首管弦樂配器極差的交響曲是「充滿了音樂性」。「和聲」與「管絃樂配器」正式在追求音樂的「音響性」。

最後,要請讀者在仔細想想下面幾個問題:當您想要欣賞鋼琴演奏家從極弱的力度變化及音色細微變化的「音樂性」時,一套較好的器材與一套的器材,何者能給予更佳的「音樂性」?當您在欣賞一首交響曲,指揮正在以他那細膩的手法讓各種樂器的旋律線條交叉編織,讓各聲部的和聲何協進行時,是那一套器材能讓您清楚的聽出指揮細膩的手法?當然是較好的那一套。

因此,「音響性」是「音樂性」的基礎,二者的關係密不可分,缺了「音響性」則「音樂性」無從談起,真正追求「音樂性」的人必然與演奏家、指揮家一般對「音響性」有最苛刻的要求。如果您還堅持「音樂性」重於「音響性」,請您再深思!

 

200期回顧:音響性絕對是音樂性的基礎,當音響性發展最高極致,音樂性就會從中昇華出來,驅動大腦的腦啡分泌,讓人感受充分的聆聽快感。聆聽音樂多年,聽過的音響器材不計其數,我越發的體會到音響性的對於音樂性的重要。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同樣一張唱片,如果音響器材無法表現出該有的活生感〈細微的強弱對比〉,聽起來總是枯燥無味,彷彿演奏者不是真正的高手,哪來音樂性?反之,如果器材能夠表現出正確的活生感,音樂剎那間整個活了起來,此時感受到音樂魅力真的難以形容,這就是音樂性。

說得更直接些,「音響二十要」的各種表現都會影響音樂性的最終成就,如果能讓「音響二十要」達到高水準的表現,錄音的音樂性也同樣能夠到高水準的表現,或謂,既然如此,那麼使用手提收錄音機或廉價音響性者豈不是永遠無法享受到夠水準的音樂性?但是他們聆聽音樂時卻依然很快樂。沒錯,有人一碗滷肉飯、一碟豆乾就能滿足;也有人連吃拉麵都要講究湯頭,這就是見識、品味、經驗與滿足層次的差異。當您品嚐過「真正」的音樂性之後,才會知道什麼「不是真正的音樂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ldbi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